影响光电倍增管线性区的因素之被测光主量过强或过弱
很多学者测试证明,光电倍增管在光通量为10^-13~10^-4 lm范围内时,其光电特性(即阳极电流和光电阴极所受光通量的关系)对于直线的偏离不超过3%;但当光通量超过10^-13~10^-4 lm时,则光电倍增管的输出不呈线性关系。因此,在设计用光电倍增管作光电转换元件的光学类分析仪器时,特别是在滤光片式的光学类分析仪器设计时,这个问题值得高度重视。在研制高压液相色谱仪的单波长紫外检测器(253. 7nm的专用紫外检测器)时发现:用光电倍增管作光接收器,如果仪器在进样前或进样后,移动相或试样(很稀的试样)对253. 7nm的光吸收非常微弱的时候,光电倍增管处在很强的紫外光照射下,若不经过认真计算并对光通量加以控制,光电倍增管接收测的紫外光通量往往会大于10^-4 lm,超过了光电倍增管能承受的光通量线性工作区的上限,使光电倍增管的输出不在线性范围内。此时,该检测器的真实线性态范围将很小(即光电倍增管的输出电信号与入射光通量在宽范围内不成正.而在研制FD-1型荧光检测器时,由于荧光信号很弱,往往检测不出荧光信号。这是因为信号的光通量小于光电倍增管要求的光通量下限(10^-13lm),这时就要提高光通量或加大光电倍增管的负高压。采用日本滨松的光电倍增管R456,并对光电倍增管的光电特性进行了认真研究,发现R456在600V高压,分压电阻值取lOOkΩ,负载电阻取lOkΩ时,荧光强度的下限达到10^-9 lm左右,已经超过光电倍增管R456的线性区下限。如果再想大幅度提高FD-I型荧光检测器的灵敏度(即提高负高压、降低荧光强度),则光电倍增管R456的输出特性曲线将有明显偏高(暗电流增大、信噪比变小所致),即超出其线性区(线性动态范围)的下限。
来源:http://www.sannawang.com/ 编辑:admin
- 相关资讯